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乡村行 · 看振兴 > 正文
中宁县“风光储”链动绿色新引擎
2025-10-28 15:06:00      【打印本页】    字体:[][ ][ ]

  戈壁滩上,光伏板在阳光下铺展成“蓝色海洋”;山梁之间,风机叶片伴着长风持续转动……近年来,中宁县紧抓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建设机遇,锚定“双碳”目标深耕绿色赛道,截至2024年底,全县新能源总装机规模达3226.1MW,较2020年增加141.2%,清洁电能正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中宁的新能源发展,始于先天禀赋的厚植。据县气象站数据显示,中宁县年平均风速达3.2米/秒,多年最大风速20.7米/秒,属III类风能资源区;年日照总辐射量约6000兆焦/平方米,光伏开发跻身“一类资源区”,为大规模风光开发提供了坚实基础。立足这一优势,中宁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要求与资源禀赋深度融合,依据“三线一单”科学划定开发区域,先后出台《中宁县“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等系列文件,更联合专业机构开展全域用地详查,绘制专项规划图,构建起规划引领、生态优先的发展框架。目前,中宁已在工业园区、喊叫水等区域布局光伏项目20个、风电项目9个,其中光伏装机2480.1MW,风电装机746MW,2024年新能源发电量达44.86亿度,占全县总发电量的36.5%。预计到2030年,全县新能源装机规模将突破6.5GW,较当前实现翻倍增长。

  同时,中宁县精准招引隆基硅、中晶半导体等6家硅基产业链企业,落地广东明阳风机叶片、四川伟力得全钒液流电池等装备制造项目,初步形成“两区、两翼、一中心”的空间布局。依托工业园区高载能企业,已培育20家新能源开发企业,构建起“本地制造—本地开发—本地消纳”的循环经济模式。

  产业链的完善与循环经济的成型,也为绿色动能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中宁县已建成储能项目3个,规模500MW/1200MWh;在建储能项目2个,规模300MW/800MWh;牛首山东1.4GW抽水蓄能电站已完成核准,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米钵山1GW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完成预可研评审,正在开展其他论证评估工作;190万千瓦铝锰优势特色产业绿电园区项目全部取得批复,宁国运100万千瓦项目光伏区域计划10月并网。项目投用后,将进一步降低铝锰重点企业用电成本,促进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我们将锚定绿色发展方向,紧扣项目建设关键节点,全力推进储能电站、铝锰绿电园区等项目落地落细,守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底线,用好本地风光资源的优势,为‘双碳’目标落地、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协同发展贡献力量。”中宁县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张谨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