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发明,沙坡头区永康镇彩达村人,1980年至1983年在某部队服役,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从部队复员回乡,1989年在彩达村当支渠长;1996年任村委会主任,2005年任彩达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至今。
雷发明退伍回乡后,一直很关心彩达村的发展,在普通的支渠管水岗位上一干就是8年。自1996年担任村委会主任后,他更加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中干、干中学,配合村党支部书记做好各项工作。自2005年他被选任为彩达村村委会主任兼村支部书记,他讲敬业比奉献,对工作尽职尽责,敢挑重担,默默奉献不求回报,不断学习和接受新信息和新思维,努力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刻苦钻研,珍惜各种培训机会,与时俱进吸取先进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
身为退伍军人的雷发明深知自己肩上的重大责任,时刻不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他借助本村的土地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把经果林支柱产业作为促农增收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来抓,千方百计做强做优,提质增效,使经果林面积从过去不足2500亩累计发展到8230亩。做精做细经果林产业,推广苹果套袋技术。在推广给苹果套袋的时候,多数果农都持观望、怀疑态度。于是他自己跑到陕西省调来套袋并带头作示范,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全村97%以上的苹果全部实行套袋技术,苹果也由原来每斤几毛钱上涨到平均每斤1.8元左右,按照“基地化建设、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思路,促使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雷发明十分重视果农技术培训,树立品牌。以南山阳光品牌建设为契机,借自治区林业厅和市林业局在彩达村组织果树疏层型高标准修剪培训的机会,大力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经果林产业扩规增量向提质增效的转变。积极打造“基地+农户+果商+公司”的立体发展模式,强化示范园与南山阳光果业公司的深度合作,同时探索请进来、走出去发展策略,先后多次带领群众到陕西千阳县、山东烟台、甘肃静宁等地参观学习,并邀请区内外专家向果农传授经果林种植、培育、修剪及经营等专业知识。通过学习取经,为拓宽本村苹果产业发展空间提供了发展思路,先后调整实施1000多亩老病果园改造,向多元化、优质化发展,目前新植优质苹果树达1200亩以上。
在苹果产业发展中,雷发明很注重总结经验。“从近年来的经验看,春季果园开花时节是最容易受到风沙和寒潮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寒冻会造成果品产量下降、减产,严重时绝产。”雷发明说,通过准确预估和提前干预措施,今年开春,他们村的苹果树含苞待放的花蕾完好无损,避免了果农受损。
通过多年的实践,彩达村涌现出了一批头脑灵活、经营有方的农民果品流通大户,通过多方学习、引导,这批人为彩达村果品流通环节创造了良好环境,留下了南北来往的一批批客商。
雷发明说:“现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各项政策的扶持下,加上科技的助力,现在我们村的群众都依靠苹果产业走上了致富路。市场行情好的情况下,10万元以上收入的占全村人口的60%,20万元以上收入的占全村人口的15%以上,30万元以上收入的占全村人口的7.5%以上,50万元以收入的有3户。”(本报通讯员 宋传江 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