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乡村行 · 看振兴 > 正文
“罗发有们”的“五年规划”
2021-04-10 12:12:00      【打印本页】    字体:[][ ][ ]
    四月的中卫,花争艳、柳吐绿,希望、生机、信心、开拓、奋斗,奏响了新征程的序曲。

  4月6日下午,阳光洒落在沙坡头区迎水桥镇鸣沙村的角角落落,村民有的平整菜地、有的修剪树木、有的收拾庭院,恬静、安逸、舒心……

  今年60岁的鸣沙村村民罗发有蹲在院子中央细心地洗着从黄河边捡来的黄河石。

  “五一小长假,游客来了,这些石头可以卖钱!”罗发有说:“今年村干部从外面引来一家公司,发动大家捡黄河石。节假日就把游客拉过来选石头、买石头。”

  罗发有原是海原县李旺镇人,2012年响应号召举家搬迁至鸣沙村。从山区搬到川区,交通便利、吃水不愁、惠民政策相扶,经过这些年的奋斗,日子好了起来。

  “虽然年纪大了,不能像年轻人一样外出打工,但我也不能在家闲着。”罗发有笑着说,村子靠近沙坡头旅游景区,大家都想吃 “旅游饭”。他算了一下,若一个石头能卖5到10元,旅游旺季也能有一笔收入。

  夕阳西下,农户家飘出饭香味。住在罗发有西北方向的罗德义打工回来,孩子围着爸爸开心极了。

  今年42岁的罗德义,家有5口人,也是2012年从李旺镇搬迁至鸣沙村。

  “川区交通、用水都方便,打工也方便。”罗德义说:“以前在老家守着几亩薄地,一年下来家里没有余钱。想出去打工,一年半载又回不了一次家,照顾不到家里。搬迁到这里能就近务工,老婆也可以一边照顾娃娃一边打零工,好得很!”

  罗德义也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两年前靠着好学敢做,拿出多年积蓄在自家安置房边盖了两间砖瓦房供游客住宿。罗德义说,五一、十一期间,也会有游客到鸣沙村吃住,和他一样的人家能挣几千元甚至万余元。

  ……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奋斗的新起点。

  这些年,像罗发有、罗德义这样的移民,在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惠民政策、精准扶持政策的鼓励支持下,在他们自强奋斗中,日子越过越好。如今,脱贫摘帽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村民们也纷纷盘算着自家的“五年规划”。罗发有笑呵呵地说:“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的目标实现了,今后五年希望日子越来越好,花钱不愁有存款!”罗德义则希望,在镇村干部和村民的努力下,鸣沙村广大村民都能吃上“旅游饭”,全村来个大变样!(全媒体记者 张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