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有着落,生活有保障,我很开心!”今年52岁的唐柱专注地修剪着绿化带里的树木,脸上洋溢着笑容,对于政府安排的公益性岗位,他很满意。
记者从市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了解到,我市以稳就业为工作重心,努力推进高质量的充分就业,尤其关注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通过多项举措扎实开展公益性岗位安置和监督管理工作。紧盯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现状,着力解决缺知识、少技术、年龄大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积极保障就业困难人员稳岗就业。目前,全市公益性岗位在岗人员5857人。其中,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残疾人员296人、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589人、复员退伍军人65人、零就业家庭人员361人和低保人员103人,安置其他类型就业困难人员868人;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1920人、残疾人员347人、低收入人口798人和大龄人员510人。
“我16岁那年因腿受伤落下终身残疾,之前也在华润万家上过班,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已不能适应原来的工作。后来来到了康复中心工作,生活有了保障,我非常满意。”今年52岁的王中和在中卫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工作已有3个年头,他和32岁的保洁员刘晶晶都是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而工作的。
今年以来,我市遵循“早谋划、早安排,合理开发,保障重点”的原则,面向全市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及其所属机构进行岗位征集,明确岗位征集范围,提升岗位的可选择性,优先开设适合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及残疾人的岗位,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更加合适的就业机会。
今年24岁的邵雅芬是2023年毕业的大学生,目前在市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人事代理科工作。“我的专业是会计学,毕业之后辗转多地应聘,但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恰巧在网上看到公益性岗位招聘就报名参加了。感谢政府设置公益性岗位,能够让我们这些毕业生有一个就业过渡期,不为工作的事焦虑。”邵雅芬说,目前她边上班边参加各类考试,希望能够早日找到心仪的工作。
市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就业指导培训科科长穆朝辉表示,服务中心将通过严把审核关、合理开发岗位、抓好日常管理、落实监督检查等措施,确保公益性岗位人员能进能出,合理有序流动,切实发挥公益性岗位帮困作用,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兜牢就业民生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