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年,市新闻传媒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以做好“八五”普法中期检查评估为抓手,在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加强基层治理和落实普法责任制上下功夫,不断健全全民普法工作体系,进一步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知晓度、遇事找法的自觉性和法治实践的参与度,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创造性推动“八五”普法工作扎实落地。现将推进落实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普法工作保障。市新闻传媒中心党委高度重视,将依法治市工作纳入中心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和领导班子目标责任,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部室主任为成员的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专人负责依法治市工作,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部门协同抓,全体干部职工齐力抓的工作格局。同时,在履职尽责上下功夫,党委副书记、总编辑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把普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来安排,作为重要工作来推动,为普法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地组织保障。中心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内容,制订了《中卫市新闻传媒中心2023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安排》,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为中心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内容。同时,在宣传工作上下功夫,制订了《关于推进“八五”普法工作宣传报道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措施步骤。把普法工作作为一项硬性指标,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并通过年初定任务、定责任,年终抓检查、抓考核的方式,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激励机制,调动了全体干部职工参与普法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强化学习,提升法治意识。一是建立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坚持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为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市新闻传媒中心充分利用每周一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会,有计划地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学习普法知识,提升了全体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二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及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区工作等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新使命,全面落实《中卫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充分发挥传媒中心党委在推进本单位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及时安排有关事项,做到各项工作有效衔接。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的要求,全 中心干部职工在业务学习时,坚持业务学习和法治学习同计划、同安排、同部署,并把学法用法运用到业务工作之中。同时,还组织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书籍,在开展行业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中,要求全体干部职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撰写好学法心得体会和学法用法笔记。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提升了全体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三是结合结对帮扶工作,把“法律进乡村”作为帮扶工作的一项工作内容,通过向帮扶对象宣传依法治国、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等法治观念,不断提高农村人口法律意识。四是利用宁夏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平台、“学习强国”平台“新闻采编学习”专栏,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伦理与政策法规、新闻采编业务等内容,有序有效组织中心领导干部开展网上法律法规学习、考试,提升了干部职工的法治素养。
(三)丰富载体,扎实开展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学法用法长效机制,按照“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的总要求,制订学习计划,建立了学法记录,有组织有领导、有规划安排,认真落实普法责任制“四清单一办法”,使学法形成长效机制,集团党委会议、干部职工大会均将宪法法律、党内法规等列入了学习的主要内容。定期组织法律知识考试,撰写学法心得体会。二是扎实开展“法律八进”活动。通过开展“新春走基层”等活动,让记者走进机关、单位、企业、乡村、社区、校园、军营等场所开展各类活动。 三是与有关部门合作,在中卫综合频道、中卫综合广播平台分别开设“与法同行”“以案释法”栏目,截至目前共播出27期。
二、发挥媒体平台自身优势,推动全市法治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今年以来,市新闻传媒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加强单位法治建设,充分发挥各平台作用,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扩大法治宣传广度,全力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各平台刊发相关稿件近410条(次),为中卫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一是发挥传统媒体主导地位夯实法治宣传主阵地。充分发挥传统广播电视报纸媒体优势,开辟专题专栏,做好特色节目,推进法治宣传。其中,《中卫日报》刊发了《城关派出所深入开展社会治安“大扫除”》《民法典宣传进社区 法律服务“零距离”》《关桥乡多形式提供公共法律服务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中卫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揭牌启用》《“树牢法治观念 守护生命安全”主题宣传教育走进校园》等90余篇稿件;中卫综合频道新闻联播刊播了《中卫:创新纠纷治理模式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游戏+互动”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中卫森林公安放生查获的39.58公斤野生正钳蝎》《法治宣传进校园 和谐共育促成长》《“红色文化·法治‘典’亮乡村”民法典集中宣传活动走进海原》等30余条稿件,电视游播循环播出法律知识相关消息;中卫综合广播播出了《打造精品法治文化阵地 让法治宣传接地气》《多部门联合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普法宣传进基层 法治意识入人心》《2023年法考客观题考试在中卫首次开考》等42条稿件。
二是推动“互联网+法治宣传”。中卫市新闻传媒中心依托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微Vlog、H5长图、微视频、文图等形式刊发了《法治宣讲进校园 普法教育护成长》《中卫市第五届“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启动》《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依法治网,让网络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等240多条稿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不够深入。个别干部职工平时忙于业务工作,疏于对相关业务法律法规的学习,在学习上疲于应付检查,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宣传手段有待创新。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吸引群众参与、互动式普法活动较少,普法宣传活动形式相对固定,宣传教育平台和载体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贴近群众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栏目和法治文艺产品还需进一步挖掘,法治宣传教育的广泛性、渗透性还要进一步强化。
四、2024年工作思路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使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开展依法治市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认真推进依法治市工作,把依法治市工作贯穿于宣传工作的始终,把提高干部职工法律素质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把依法治市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各项工作。
(二)创新载体,丰富形式。以创新载体为抓手,结合业务宣传工作,特别是加强对典型案件的宣传,让每一个案件向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进行法治宣传的生动课堂,切实起到教育普法的作用,赢得社会各界的尊重和信任。继续办好“法治中卫”“法治进行时”等电视专栏,为依法治市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加强成员单位合作。与相关牵头部门、成员单位和责任单位一起,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于普法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积极营造法治文化氛围。
中卫市新闻传媒中心
2023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