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黄河之声 > 正文
黄河之声 | 让人才动起来 让发展热起来
2025-06-19 14:34:00      【打印本页】    字体:[][ ][ ]

  从梁昕跨越地域限制,在新岗位打破“熟人社会”桎梏,深挖“微腐败”,到张彦晨挂职乡镇,以创新举措厘清权责边界……中卫干部交流中的这些鲜活故事,生动诠释了只有让人才动起来,才能释放出的强大能量。

  干部交流,本质上是对体制机制的革新与突破。长期以来,干部队伍存在“一岗终身”“地域固化”等问题,形成了较为封闭的发展环境。中卫市打破干部地域、部门、系统限制,构建干部任用“一盘棋”格局,如同为人才发展打破了无形的“围墙”。这种突破不仅优化了干部资源配置,更是对传统人才管理模式的重塑。通过创新招录遴选模式、统筹管理重点培养对象,打破了过去按部就班的晋升路径,为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干部队伍从“一潭死水”变为“一池活水”。

  从人才成长的维度看,干部交流是锤炼人才的“熔炉”。干部在不同岗位、不同地区交流任职,面临着全新的工作环境和挑战,这促使他们不断学习、适应和创新。基层一线复杂的工作场景,能够快速提升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跨区域、跨领域的工作经历,拓宽了干部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就像张彦晨编制乡镇履职事项清单,不仅解决了当地权责不清的问题,更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实现了个人能力的蜕变。这种成长不仅是个人的收获,更是为区域发展储备了高素质的人才力量。

  在区域协同发展层面,干部交流发挥着“桥梁”与“纽带”作用。各县(区)因发展差异存在资源分配不均、优势难以互补等问题。中卫市推进干部互促互鉴,选派干部交叉挂职、任职,推动工业园区干部交流,促进了区域间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干部带着不同地区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交流任职,就像在不同区域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推动了规划共绘、产业共兴、民生共促的融合发展新格局,有效破解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难题。

  当然,干部交流能够持续发挥作用,离不开完善的机制保障。中卫市建立“激励周转池”,对表现突出的交流干部晋升职级;建立信息共享、定期回访等机制,解决干部实际困难。这些举措让干部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从“被动交流”转为“主动请缨”,为干部交流注入了持久动力。这也启示我们,人才发展不仅需要提供机会和平台,更要给予充分的保障与激励,才能让人才安心扎根、发挥最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