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星斗,点亮无垠苍穹;多元一体,孕育中华民族。行走在中卫大地,汉族、蒙族、回族、满族等各族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栉风沐雨中书写着团结奋斗的壮美华章。
据统计,中卫现有35个民族,常住人口108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9.3万人,占总人口的36.3%。近年来,中卫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及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七次、八次全会安排部署,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555”工作思路为牵引,有形有感有效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持续巩固各民族团结一心、守望相助、和睦相处、共同奋斗的生动局面。
强化引领 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中卫市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深化改革等重点工作,多次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推进会,并以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的形式,对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有形有感有效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先后印发《中卫市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实施方案》《依托基层文化阵地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村(社区)实施方案》等文件10余个,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建设的具体工作举措。
海原县各族妇女展现绣工
多年来,中卫市不断健全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体制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确保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紧紧围绕、毫不偏离主线。
润物无声 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民族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近年来,中卫市把思想引导、宣传教育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内容,作为各级各类培训班次必修课。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学校思政课程,分年龄分学段开发“石榴籽”思政课,开展“同升一面旗”主题演讲、“石榴籽”杯科技大赛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800余场次,推进共同体理念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百场万人”大宣讲活动,利用中卫发布、《中卫日报》、中卫统战等宣传平台开设“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 中卫在行动”等专栏,让各族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小学生身穿各族服装参加节庆活动
中卫市创新实施了“守护黄河根脉”工程,精心创作《故事中卫》等“守护黄河根脉”丛书,推出《歌声里的民心》《三个女红军》《不负青山》等精品力作,编排《金沙情缘》《黄河谣》等民族文艺节目,加强大麦地岩画、高庙等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强化黄河古瓷、滩羊地毯等非遗技艺转化等,从文史遗存、非遗技艺、民间故事、民俗文化等多角度讲好“黄河文化”故事,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自豪感。
中卫市强化阵地育人,大力挖掘红色资源,通过红色教育等形式,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不竭动力。打造了中共中卫市委党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石榴籽”号专列、沙坡头旅游景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基地,充分挖掘“三个女红军”、张子华烈士纪念馆、关桥堡会议遗址等红色资源,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厚植爱国情怀。
互嵌交融 坚持深化内涵共创共建
中卫市持续深化创建内涵,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八进”活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实现市、县(区)两级全覆盖,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3个,自治区级130个;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村(社区)224个,不断提升了基层阵地的吸引力、号召力、凝聚力。
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开展“石榴花开校园 籽籽同心向党”教育活动200余场次,组织全市10万名学生走进沙坡头区孟长有烈士纪念广场、中宁县烈士陵园、海原县地震博物馆等教育基地,聆听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依托闽宁协作平台,遴选124名各族青少年互访互学,通过同上一堂优质课、同听红色教育故事、同演文化活动等形式,促进闽宁两地文化融合。
深入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在生态移民、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美丽乡村建设中,采取插花混居的方式规划建设集中居住区,推进居民交错融居,构建互嵌式社区结构。先后举办大漠黄河国际文化旅游节、沿黄省区民歌会、南北长滩梨花节、宁夏海原·盖牌“村BA”篮球争霸赛等文旅活动,开展中华传统节日群众联谊活动,让各族群众在交流互鉴中共建共享。
深入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中卫市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景区创建,深度挖掘黄河、大漠、星空、非遗等各类文化旅游资源内涵,创新推出寻根黄河体验游、红色教育研学游等11条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品线路,推动各族游客深度体验、广泛交流。
法治护航 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
中卫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实施法治护航铸牢主线行动,把民族事务依法治理纳入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将民族区域自治法、宁夏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纳入普法宣传重要内容,创新开展“法润民心·法治‘典’亮生活”等主题宣传系列活动,成立恒祥社区网络主播党支部,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法治意识。
中卫市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深入推进“1+6+1”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解、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依托综治中心、议事协调平台等,打造“石榴籽”警务工作室、“老康论理室”、“网红罗刚说事”等平台,组建“管得宽”志愿服务队,让群众的事群众来解决,不断提升治理成效。
为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中卫市坚持守好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意识形态问题,大力推进“清朗”“净网”等网络专项治理行动,为全市3424个网格选配“两员三长”1.5万余名,40个乡镇综治中心实现全覆盖,精准化、精细化治理水平明显提升。
凝心聚力共奋进,笃行不怠谱新篇。中卫市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主线,全方位、全领域、特色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团结统一,形成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奏响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