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看到“天空蓝”,放眼皆是“生态绿”。如今,绿色已成为中卫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中卫人民高品质生活的标配。
近年来,中卫市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环境保护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让生态环境的高颜值和经济发展的高质量相互促进。
大气环境质量直接关系群众呼吸清新空气和享受明媚蓝天。市民黄泽欣说:“这些年,咱们这儿的天越来越蓝,空气越来越好。我现在上下班都选择骑自行车,既环保又能锻炼身体,一举两得。”
今年上半年,中卫市实施空气质量改善“十四五”规划目标攻坚行动,出动300余人次,开展机动车检验机构、餐饮油烟、柴油货车、建筑工地、挥发性有机物等专项检查,整治问题200余个。完成小锅炉淘汰9台、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7台,宁钢、宇光、胜金水泥、瀛海天祥分别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的85%、35%、30%、40%。自治区调度预警提示中卫市可能发生77个污染天,中卫硬是抢回21个优良天,其中一级优12天,同比增加4天,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在打好碧水保卫战方面,中卫市完成黄河干支流、重点排水沟及其主要支沟的排污口核查及基础信息系统录入,排污口整治率达到100%。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开展城市及农村水源地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及时消除水环境风险隐患。加大城市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监管力度,对全市8家污水处理厂及14家重点涉水企业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及安全运行情况进行帮扶指导,共排查隐患问题101个。
在打赢打好净土保卫战方面,中卫市完成2个重点建设用地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启动志发工贸、磊鑫矿业、鸿森矿业3个优先监管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推进华御、蓝丰蒸发池及明盛染化旧厂区外渣场地下水风险管控修复,原明盛染化旧厂区外渣场污染物总量减少超80%,地下水污染面积减小59.2%;华御、蓝丰蒸发池污染物总量减少超80%,地下水污染面积减小64.7%。完成42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帮扶检查,海原县七营镇生活污水扩建项目建成投运。
生态环境是一根线,一头连着老百姓的福祉,一头连着社会和谐文明。今年,中卫市强势出击,大力推广宁夏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案系统,精准破解执法难题,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注入强大动力。该系统将移动执法、处罚案件管理等多个信息系统巧妙融合,将现场检查、调查取证、行政处罚等一系列行政执法行为纳入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管理体系之中,全过程有迹可查、全环节精细管理、全流程严格约束,实现了执法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通过信息化手段,执法人员只需在系统中线上制作行政执法文书,利用‘宁政通’即可完成案件审签流程,有效解决了部分县(区)因行政区域跨度大而导致办理行政处罚案件行政成本高、效率低难题,让每一个执法步骤都清晰可查、有据可依。”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负责人杨智涛说。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中卫市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塑造绿色低碳转型新优势,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续写中卫绿色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