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老区新貌 > 正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红色引擎” 赋能 康乐村小康路上阔步行
2022-03-01 20:01:00      【打印本页】    字体:[][ ][ ]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康乐村是自治区“十二五”生态移民村,搬迁移民这些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康乐村党支部紧盯建设移民致富示范村目标,强化“党建+”系统思维,实行“结对联建、产业联盟、村户联动、服务联线”工作机制,着力探索出一条富有特色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之路。 

  “草料要干湿适度,太湿了天冷会结冰,太干了草和料就‘分家了’……”马永海是一名党员,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现在是康乐村党支部副书记。他感叹:“起初鼓励发展产业时,不仅养殖园区是免费的,还有贴息贷款和补助。现在定期让我们这些养殖大户给大家讲经验、讲技术,带动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党的政策太好了!” 

  选好人用对人,一只只头雁领航高飞,以“引擎”的奋发作为带出农村新气象。这些年,康乐村立足移民村基础薄弱的现状,创新实施支部抱团共建模式,与思乐村、海乐村党支部组成党建网格片区,片区内常态化开展联合党支部主题党日、党建互评互检观摩等活动,相互查摆问题,相互促进提高,有力推进了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同时,康乐村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沙坡头区发展改革局等单位党组织结成对子,通过开展座谈交流、反映村情民意、争取帮扶资金,合力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组织的凝聚力得到了有效提升,群众有事找党组织的良好局面更加稳固。

  “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近年来,康乐村深化“支部+企业+农户”发展模式,与光明乳业智慧牧场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村党支部动员群众流转土地2346亩,集中打造优质饲草种植基地;企业采取“认购牛犊托管代养按年分红”方式,带动农户参与养殖,走出了一条种养结合与农民增收共赢的新路子。认真借鉴贵州黄牛集团“六方合作”模式,截至目前,为群众购置带犊母牛237头,并对村集体养殖园区进行全面优化改造,进一步夯实群众养殖基础,逐步形成家家种饲草、户户有肥牛的良好局面。

  不仅如此,村党支部紧紧抓住周边企业用工需求,与企业积极打造“厂房式”“居家式”扶贫车间,进宝制香厂让30户移民居家包香就近就业,科豪陶瓷包车接送50名移民稳定就业,杰利雅洗涤公司累计培训80名移民带技上岗,有效拓宽了群众的收入渠道。通过党支部不断引领,夯实“户均养殖5头牛,1人稳定就业”目标,实现“流转土地得租金、养殖收入分现金,就近就业挣薪金”。 

  “这些年,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尤其去年,人居环境整治、厕所改造、巷道硬化、天然气入户、养殖园区提升改造……好事说都说不完。”62岁的杨志荣也是村里的能人,不服老。不仅自己打工挣钱,每年还带动村里20多人一起打工挣钱。闲暇时间,他的一大爱好就是在村里新建的小广场溜达。他说:“我和儿子都参与了村里的这些改造工程,能挣钱,还是为自己村办事,心里得劲!” 

  乡村振兴“跑得快”,全靠党建“车头”带。这些年,康乐村在奔小康的路上走得快、走得稳。

  “环境美,生活舒心还不够。让大家钱袋子鼓起来,日子过红火才行!”常乐镇镇长马彦荣说,下一步常乐镇将继续聚焦“四大提升行动”,认真谋划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全力以赴创建移民致富示范村和乡村振兴示范镇。(全媒体记者 张秀 实习生 訾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