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清晨,中卫市迎水桥编组站内,一列满载货物的班列鸣笛启程,将本地特色产品运往霍尔果斯口岸,再转运至中亚各国;与此同时,从青岛港发来的集装箱班列缓缓驶入,带来了沿海地区的工业原材料。
中卫立足西北腹地,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中的京藏走廊、西部陆海走廊、福银通道均途经此地,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中卫市锚定国家战略方向,以大交通带动大物流、以大物流促进大开放,加快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逐步崛起为西北内陆地区联通内外的重要物流枢纽。
近日,中卫市迎水桥编组站内,载货物的班列整装待发。全媒体记者 任浩 摄
“以前货物出海要绕道多个城市,现在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运输时间缩短了3天,成本降低了15%。”市口岸和投资促进办公室物流科科长白永凤说。近年来,中卫市打通与重庆、成都等西南枢纽城市的运输干线,加密与兰州、西安等西北重镇的物流联系,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物流网络逐步形成。截至7月底,累计开行国际国内班列1173列116645个集装箱,铁路货运吞吐量745.77万吨,推动硅铁运输“公转铁”,发往江苏、武汉等地2.2万吨。
近日,一列满载新疆煤炭的货运列车缓缓驶入迎水桥货场。该班列是国能中卫热电有限公司“疆煤入宁”“门到门”运输服务项目,采用“铁路直达+短途配送”运输方式,充分发挥中卫综合应急储配煤中心枢纽作用,通过新能源货车短驳配送,实现了从新疆煤矿到中卫热电的无缝衔接。
“今年7月,我们首趟专列成功运行,从乌鲁木齐到中卫仅用63小时就能完成,每月将有8万至10万吨新疆煤炭运抵。新的运输模式较传统分段运输方式可减少30%以上的倒装损耗,运输时效提升近40%。”宁夏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宗贸易事业部副总裁马冬说。
中卫浩冉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迎水桥铁路专用线项目施工现场,工人调试轨道。全媒体记者 任浩 摄
物流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撑。在嘉里物流(中宁)陆港项目施工现场,工人正在加紧作业。项目建成后年吞吐量预计达100万吨,将成为集仓储、分拣、跨境电商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枢纽。目前,中卫工业园区物流片区道路硬化和管网铺设已完成,迎水桥铁路专用线进入联调联试阶段,综合应急储备煤中心也在加紧建设中。
今年4月30日从银川铁路物流中心中宁货场首发的硅铁专列,打破了中卫镇罗工业园区与铁路运输十余年的“断链”局面。中卫市茂烨冶金有限责任公司运营部负责人贾军说:“今年确定20万吨硅铁由铁路转运,一年能节省成本近500万元。”
如今,中卫正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常态化开行国际班列,推动大宗物资运输“公转铁”“散改集”。这座“西进东出”的交通枢纽城市,正加速向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千万吨级战略煤炭储备和转运绿色配送基地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