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的关键在于堵住‘杂事清单’的入口关,砍掉不必要的‘包袱’,让教师回归教育本位,重拾教学成就感。”近日,中卫市教育局师资建设科负责人焦志明表示,在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若干措施的通知》方面,中卫市快速响应,通过精文减会、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整治借调教师等一整套组合拳,切实为教师解除束缚。
“现在有更多时间潜心研究教学,与学生充分沟通。”中卫市第七中学教师王倩倩感叹道,减负工作开展以来,最让她欣喜的是重复填报的“安全台账”被取消,与教学无关的各类投票宣传、执勤值守活动也不再参加,这种回归教书本职的轻松感,成为教师减负后最真切的感受。这得益于中卫市严格的“三审三校”与一致性评估机制。数据显示,该机制使学校收文总量压减27.3%,参会频次降低20.93%。市教育局通过“中卫教育”微信公众号公开投诉举报热线,解散冗余网络工作群500余个,坚决杜绝强制关注公众号、随意填写调查问卷等隐形负担。
“会议和检查明显减少,节假日值班值守工作得到规范,这些暖心政策让教师能全身心投入课堂。”中卫市第七中学副校长石美鑫观察到,教师们终于能心无旁骛地教书育人。在优化值班模式方面,中卫市将教育部门值班与学校值班分离,试行领导线上值班制。同时,取消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日常坐班值班,实现校园关键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让1.47万名教师从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
中卫市建立进校园互联网平台和事项“双白名单”制度,明确5个必需、11个鼓励使用的互联网平台,禁止急救培训、催缴社保等9项非必要进校活动。对已融入日常教学的主题教育,不再重复以社会事务名义开展,切实提升工作质效。此外,我市大力整治借调乱象,向相关借用单位发函协调,推动116名借调教师全部返岗任教。焦志明坦言,表单少了,会议少了,督查检查也少了。当教师卸下重重包袱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教育的本质才得以真正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