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陶鸿波在接受“大规划、大基地、大融合、大发展”访谈时表示,作为全市公共安全领域的重要部门,市应急管理局将以“大规划、大基地、大融合、大发展”工作思路为引领,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上下好“先手棋”,主动答好“安全之问”,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大规划、大基地、大融合、大发展’工作思路,是破解当下发展难题的务实之策,也是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创新之举。”陶鸿波说,市应急管理局按照全市“十五五”规划编制框架,深入分析“十五五”时期应急管理新的阶段性特征,紧密结合全市发展现状、优势潜力、短板弱项,聚焦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薄弱、信息化水平滞后等突出问题,制订系统性解决方案。
围绕破解“大基地”建设面临的新风险,市应急管理局针对新能源、大数据、金属锰战略储备及锰基新材料开发等新产业新业态,实施“清单化”管理,推动实施风险隐患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行动,通过自上而下加强垂直行政监管和自下而上倒逼县(区)、部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方式,着力解决安全监管“想不到”“管不好”等问题。同时,打破市、县(区)应急管理行政区划壁垒,推动干部融合、队伍融合、工作融合、资源融合,发挥市、县(区)安全专业委员会和防灾减灾救灾专项指挥部牵头抓总作用,做好市、县、乡、村四级应急管理工作,织密大安全、大应急网络。
在谈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具体措施时,陶鸿波说,市应急管理局通过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等多项举措,全力筑牢全市安全防线。在人防方面,组建了617支应急救援队伍、市级综合行政执法技术检查员队伍、中卫市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等,在每个乡镇设立综合执法和应急管理办公室,整合社会救援力量,建设了中卫市民间应急救援保障基地,不断提升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在技防方面,实施中卫市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基层防灾项目,购买救援装备物资794台套,补齐全市应急救援短板。建设中卫市电气焊作业智慧化监管平台、中卫市特种作业不见面执法监管云平台等,组建无人机应急救援保障大队,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在工程防方面,实施中卫市森林草原消防队伍能力提升项目,推动28家企业建设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完成早期火灾报警和灭火装置安装配备395家。在管理防方面,建成中卫市智能化应急指挥大厅,构建城市安全运行的“智慧大脑”。持续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行动,推动全市整治重大事故隐患101个,本质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我们时刻牢记安全生产这条底线,在保障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与安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坚决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以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陶鸿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