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科技馆不仅有科普展品,还有多个展示中卫数字信息产业发展历程和中卫地方特色知识的展品,让前来参观的市民体验科技成果的同时,能够深入了解中卫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中卫科技馆工作人员孙晓萌说。
这个夏天,中卫科技馆成了不少市民周末遛娃的好去处,除了游览沙坡头景区的壮阔,一场场有趣的科普活动也为孩子的假期增添了新鲜体验。今年上半年,中卫市科协用一系列接地气、有新意的科普实践,不仅让科学知识走进寻常生活,更悄然为当地文旅市场注入了新活力。
走进中卫科技馆,免费开放的大门敞开着,在探索与发现展区、科学家精神长廊,孩子们围着展品问个不停;在叩问苍穹、追光展区,家长和孩子一起追随着光影,变化挪动位置,探秘其中科学原理。“上半年144场主题活动,中卫科技馆累计接待了8万多名观众,比去年多了六成,不少带着孩子来旅游的游客还会把科技馆列进行程。”市科协综合工作部部长弓晶晶说。
不止在市区,科普的触角正延伸到乡村。近期,中宁县科协组织学生开展科普讲堂,科普辅导员系统介绍了枸杞种植、采摘、加工全流程,重点讲解了枸杞的药用价值和中医药应用。学生们还亲身体验了枸杞筛捡,通过观察新鲜枸杞、干枸杞及其制品,深入了解枸杞特性。生动的讲解激发了学生们对枸杞文化的浓厚兴趣。
在市区红太阳广场上,科普大篷车一停,科技互动体验区前就排起了队,老人孩子都想体验一把;在中宁县白马乡、沙坡头区迎水桥镇等地开展苹果套袋、枸杞栽培等7场农技培训,覆盖农户500余人次,打造“田间课堂”助农样板;海原县李旺镇团庄村的“石榴籽”科普服务站更有特色,村民们在这里学科学种养;中宁县深度探索“科普+民族文化”融合路径。全市累计举办“科普文化进万家”活动36场次,惠及各族群众7200余人次,这些扎根基层的科普站点成为展示地方民族文化、吸引游客体验的特色新窗口。
如今,科普带来的人气正慢慢变成文旅产业发展的“生气”。乡村科普站点旁的农家院多了回头客,带着孩子来研学的家庭,顺便把中卫的景点逛了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