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卫新闻 > 正文
中卫: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07-24 20:52:00      【打印本页】    字体:[][ ][ ]

  盛夏时节,中卫工业园区一派繁忙景象。在宁夏紫光天化蛋氨酸有限公司,精馏塔、原料罐、管廊桥架构成的钢铁“森林”有序运转,蛋氨酸新工艺中试研发攻关及产业化示范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项目将建设一套1万吨/年的中试装置,采用的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该公司副总经理王理介绍道,“项目投产后,可显著降低钠法工艺的生产成本,提升工艺稳定性,有效突破现有技术瓶颈。”


  7月23日,宁夏紫光天化蛋氨酸有限公司在建设中的蛋氨酸新工艺中试研发攻关及产业化示范项目。 

  当前,化工产业已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全市精细化工产业实现产值96.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0.7%,同比增长11.4%。当前,我市已初步构建起以基础化工原材料为支撑、精细化工产品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格局。其中,基础化工领域涵盖了以伟中能源240万吨煤焦化、华御化工25万吨烧碱、润夏能源化工15万吨硝酸、渝丰化工15万吨合成氨、三雅精细化工6万吨双氧水等产品。在此基础上,重点发展化工高分子材料、农药及农药中间体、染料及染料中间体、饲料添加剂等精细化工产品。累计投资超100亿元,建成10万吨蛋氨酸、2万吨邻苯二胺、1.5万吨多菌灵,以及对氨基苯甲醚、紫外线吸收剂等40多个精细化工产品生产线,基本形成了上下游配套、产业链互补、藕合循环发展的精细化工产业链体系。培育专精特新企业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中卫工业园区化工集中区已发展成为全区乃至周边省区产品关联度较高、产业链耦合比较紧密、安全环保设施相对完善、最具发展潜力的化工产业集聚地,成功获评全国首批、宁夏唯一的特色产业集群。 

  产业链延伸效应在中宁县同样显著。走进宁夏万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锰基锂电材料项目现场,工人们进行高纯硫酸锰段的设备安装。“项目分三阶段建设,所产锰酸锂、高纯硫酸锰、四氧化三锰均为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基础原料,建成后可推动该公司从传统密集型行业向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跨越式发展。”项目负责人孟刚介绍道,“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124亿元,年利润总额约18亿元。”目前,中宁县已形成了高纯硫酸锰、四氧化三锰、锰酸锂、锰系新能源电池等锰基新材料产业链,锰基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6%。 

  在第三届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推进大会上,宁夏宁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荣膺“宁夏优秀民营企业”称号。宁夏宁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电解铝产能达27万吨,依托铝基产业链迅猛发展,构建起阳极炭素、再生铝、铝板带箔、铝基覆铜板的完整产业体系,实现了从“原料输出”到“精深加工”的华丽转身。2024年,公司产值达54.5亿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宁县锰基产业实现产值140.7亿元,铝基产业实现产值55.4亿元,双百亿级产业链格局已然成型。 

  海原县的新能源产业则在山地间铺开。连绵山丘上风机林立,光伏矩阵绵延如海,华电、华润、中车等12家央企国企建成新能源装机240万千瓦,2024年贡献税收1.82亿元。海兴开发区依托中车新能源公司整合产业链资源,引进叶片、塔筒等配套产业,计划投资48亿元打造“一园三中心”产业布局——包括新能源装备制造示范区、产业集群服务中心及智能运维基地。项目建成后,2025年可实现产值超百亿元,推动海原县从清洁能源生产向高端装备制造跃升。 

  从精细化工的链式协同到金属材料的纵向延伸,再到新能源的集群突破,我市正通过差异化发展路径,构建起以基础产业为根基、高端制造为引擎、绿色能源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随着硅基新材料、锰基锂电等重大项目陆续投产,这条科技赋能、循环耦合的发展之路,正为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