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卫新闻 > 正文
山海情深传薪火 医疗帮扶结硕果
2025-07-18 15:03:00      【打印本页】    字体:[][ ][ ]

  自2022年6月以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已累计派驻4批44名帮扶专家奔赴海原县开展“组团式”帮扶工作。医疗团队以推动医疗资源均衡下沉为目标,在提升基层诊疗能力上持续发力,让海原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在海原县人民医院支气管镜检查室,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漳浦县医院的医生正在为患者进行无痛支气管检查。“从4月份(呼吸科成立)开始到现在,共开展了4例气管镜的麻醉,我们气管镜的麻醉不仅能让病人更安全、更舒适,还能够拓展气管静脉操作治疗的范围,让气管镜呼吸科的发展得到更充分的保障。”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邱少钊说。

  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帮扶下,海原县人民医院麻醉科诊疗能力显著提升。目前,该科室可熟练应对各类常规手术及部分急诊麻醉,患者术中舒适度和安全性明显提高。

  “刚做完手术要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出血情况,遵医嘱服药。”在海原县人民医院妇科,医护人员正在查房,嘱咐患者术后注意事项。患者金女士因异常子宫出血伴轻度贫血入院,接受了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恢复良好。此次手术由海原县人民医院妇科独立实施。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通过专家驻点带教、手术示范等方式,系统培养本地人才,助力县人民医院逐步建立规范诊疗体系。

  帮扶的深度不仅在于技术输送,更体现在医疗新格局的构建。通过强化薄弱科室建设,海原县人民医院收治病种从850种增至1214种,胸痛中心、危重症新生儿救治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等“六大中心”建设持续推进。海原县人民医院2024年较2023年转诊率下降16.87%,县域外患者就诊人次增加18.12%;手术例数增加233例,三级手术增加638例,四级手术增加416例。

  “第三批组团式医疗帮扶队去年6月24号到达海原县人民医院,队员克服各种困难,踏实认真工作,全员共同努力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做强做大创伤中心、体检中心等6大中心工作,开展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术讲座,师带徒多种模式培养本地人才,拓展推进多学科MDT模式,大幅度降低转诊率,减轻病人负担。”海原县人民医院院长张丹彤说,第四批组团式帮扶医疗队已经入驻海原县人民医院,他们将在以前帮扶的基础上,用实际行动书写闽宁协作、山海情深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