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中卫,骄阳似火,中宁县玺赞生态枸杞庄园的万亩杞园也迎来丰收季。
“今年头茬枸杞采摘面积达8700亩,将主要用于制作高品质干果。”玺赞庄园枸杞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张淑彦介绍。依托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实力,企业已形成年产能5000吨原味干果、3000吨高品质枸杞原浆及500吨赛鲜枸杞的产业规模。
近年来,中宁县统筹推进基地稳杞、龙头保杞、科技兴杞、质量立杞、品牌强杞、文化活杞“六大工程”,在枸杞种植、科技研发、品牌建设、文化赋能等环节协同发力,让中宁枸杞释放出巨大的产业能量,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头茬枸杞果肉厚、糖分足,咱这的枸杞晒足了太阳,品质没话说,欢迎大家前来品尝。”在“十里清河·红果香”舟塔乡2025年头茬枸杞采摘暨6·18现场直销活动现场,展销区内枸杞原浆、枸杞酒、枸杞面膜等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电商主播们架起手机,将镜头对准硕果累累的枸杞枝与琳琅满目的产品,实时向直播间观众展示,直播间人气爆棚。
品牌效应带动全产业链增值!这一幕,正是中卫市推动特色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中卫市以“大规划、大基地、大融合、大发展”为抓手,围绕枸杞、肉牛、冷凉蔬菜等特色产业,打出组合拳,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升。不仅如此,5月30日印发的《中卫市奋力打好特色优势产业升级攻坚战行动方案》上明确提出加快特色农牧业发展的目标:
——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枸杞)集群,建设中宁枸杞生活馆,高标准举办第八届枸杞产业博览会,新增、改造枸杞基地1万亩,种植面积稳定在19万亩,鲜果产量达到17万吨,鲜果加工转化率达到38%。
——加快推进麦垛山万润万头奶牛场续建项目建成投产,指导鸿宇源、鹏盛源2个3000头奶牛场补栏扩群,培育肉牛良种繁育场1个。
——巩固提升苹果等优质林果基地13个,建设蔬菜绿色标准园3个、“香山娇子”小型硒砂瓜示范基地2000亩。
……
这是目标,更是底气!
“这批冻精的活力达到42%,远超国家标准。”在海原县“牛王谷”宁夏种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冻精技术室里,技术员邹海燕指着屏幕上活跃的精子介绍道。一旁的液氮罐中,储存着数以万剂的优质冻精,即将发往全区各地。作为宁夏唯一的科技型种牛育种国有企业,该公司自2022年成立以来,通过培育优质种牛,推广优质冻精、胚胎及先进技术,为当地肉牛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海原县立足“绿色天然、土壤富硒、气候适宜、饲草丰富”等资源优势,推行“家家种草、户户养牛、户繁企育”和“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模式,肉牛饲养量达20余万头,其中母牛存栏超10万头。同时,大力实施“种子芯片”工程,建成了全国首个基于牛脸识别技术的县域级肉牛信息平台,建成集育种、研发、培训、推广为一体的高端肉牛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中国(宁夏)良种牛繁育中心。海原县成为全国肉牛产业体系“一县一业”示范县,老百姓把西门塔尔牛亲切地称为“华润牛”。13年来,在华润集团的帮扶下,海原县始终坚持把发展高端肉牛产业作为全县“一号工程”,初步形成了种源选育、科学养殖、精深加工、科技研发、冷链物流、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中卫市奋力打好特色优势产业升级攻坚战行动方案》还提出,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深入开展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建设一批中卫精品农产品展销店,积极组织参加宁夏精品中国行、农交会等系列推介展销活动,持续宣传推介中宁枸杞、中卫硒砂瓜、沙坡头苹果等区域公用品牌和早康、玺赞、拓老七等企业产品品牌,增强优质农产品认知度和美誉度;高标准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等节事活动,新增自治区级农产品示范区2个,认证登记绿色、有机及名特优新等农产品15个;加快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培训直播带货“新农人”100人。
……
下一步,中卫市将围绕“六个攻坚战”,持续推动特色农牧产业全链条升级,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让中卫特色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加速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