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随着168小时试运行圆满结束,国家电网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即“宁电入湘”具备400万千瓦送电能力,开始向湖南送电。这条能源大动脉,犹如一条横贯东西的绿色巨龙,将宁夏广袤戈壁上的风能、光能转化为强劲电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三湘大地。
“宁电入湘”工程额定电压±800千伏、额定容量800万千瓦,工程起于中宁换流站,途经甘肃、陕西、重庆、湖北,止于湖南省衡阳市衡阳换流站,线路全长1616公里。
“我们投入近百人核心团队,推行‘设备主人+区域包干’机制,确保验收全过程‘管得精、控得严’。”“宁电入湘”工程中宁换流站站长丁宁说。正是这样的精益求精,让工程在调试阶段就创下多项纪录:换流变一次充电成功、直流系统一次解锁成功、监控后台零报警,创造了西北地区特高压直流交流系统调试时间最短的骄人成绩。目前,工程已具备400万千瓦送电能力,累计向湖南输送电量1.4亿千瓦时,为湖南迎峰度夏提供了强有力的清洁能源保障。
6月29日,“宁电入湘”工程±800千伏中宁换流站夜景。
作为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通道,“宁电入湘”工程的建设过程充满了技术创新和攻坚克难的挑战。该工程中宁换流站电气A包项目经理孙海文深有感触地说:“GIS设备安装执行‘五级防尘措施’,搭建人机过渡通道,铺设防尘地板革,确保无尘环境。在换流变安装中,团队还创新采用‘低频加热+热风机+棉被覆盖’三重保温工艺,运用智慧安装技术实时监控关键指标,确保了这项‘心脏工程’的安装质量。”
跨越黄河的施工是整个工程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国网宁夏建设分公司、“宁电入湘”工程(宁夏段)业主项目副经理王柄楠回忆道:“30号铁塔位于黄河滩地生态敏感区,我们创新应用无人机、智能牵张设备等全机械化施工技术,最大限度降低生态影响。”2024年12月20日,当跨河段最后一相导线成功牵引时,宁夏段在六省市中率先实现全线贯通,刷新了宁夏特高压建设纪录。
这条总投资281亿元的能源大通道,配套电源装机容量共计1764万千瓦。据估算,该工程在宁夏可带动包括配套新能源、煤电、储能项目共计投资700余亿元,直接拉动宁夏及周边“沙戈荒”地区千亿级规模的风电、光伏项目,新能源装备制造、安装、运维等清洁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工程投运后,新能源外送比例超过50%,既有效解决了西部新能源富集地区“发得出、送不走”的瓶颈问题,又为湖南等中东部地区提供了经济、清洁的电力。预计到9月中旬全面投产后,送电能力将提升至800万千瓦,“塞上绿电亮三湘”的美好愿景将完全实现。
从戈壁荒漠到洞庭湖畔,“宁电入湘”工程不仅是一条输电线路,更是东西部协同发展的绿色纽带。随着这条能源大动脉的正式投运,中国能源绿色转型的步伐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