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宁夏全面推行“3+1+2”新高考模式。这一改革打破了传统文理分科壁垒,通过多元评价体系,着力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复合型人才,开启了未来人才培养的全新探索。
“3+1+2”模式下,高考科目由全国统考科目和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构成。“3”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全国统考科目;“1”要求考生从历史、物理中任选1门作为首选科目;“2”则是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中挑选2门作为再选科目。其中,全国统考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选择性考试科目由宁夏自主命题,政策性加分按规定计入高考文化课成绩。
随着2025年高考日益临近,中卫的高三学子已开启最后冲刺。校园里,教室的灯光常亮至深夜,操场上的脚步声坚实有力,学生们争分夺秒梳理知识体系,以科学的规划和沉稳的心态积极备考;老师和家长全程护航,用陪伴与鼓励,助力孩子们从容面对这场人生大考。
科学规划,精准攻坚,在“选择”中进步成长
谈及新高考带来的变化,中卫中学高三学生王翔说:“‘3+1+2’让我有机会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比如我选的‘历史+政治+化学’组合,既能从人文视角分析社会现象,又能从科学维度探讨发展规律,这种思维的碰撞让学习变得更有趣了。”
“新高考选科让我更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选择性课程充分尊重了我的个性化发展和擅长领域,这让我能把更多精力集中在统考科目中。”中卫中学高三学生黄烁冉说。中卫中学教师孙亚婷表示,新高考要求学生用跨学科思维解决问题,比如分析一道政治主观题,可能需要调用历史的背景知识和地理的区域特征,考验着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
回顾高三这一年,中卫中学学生谭云芸最想感谢自己的老师。“高三刚开学,我的状态极差,排名和成绩一退再退,尤其化学成绩让我很焦虑。当我拿着成绩单低头痛哭的时候,班主任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没有人可以打败你,相信你一定行。”谭云芸笑着说,“在老师的激励下,我的成绩逐渐有了起色,并且越来越好。”
心理调适:在承压解压中释放自我
“我会去操场跑两圈,汗水流下来的时候,压力也跟着释放了。”王翔分享着自己的解压方式,即便在高考冲刺阶段,他依然保持着锻炼的习惯。中卫中学教师薛晓燕说,适度运动能让大脑更清醒,是学生的“解压密码”。对黄烁冉而言,跟弟弟打羽毛球、跟爸爸吃火锅、到学校的情绪宣泄室发泄是她调整心态、放松心情的最好方式。
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中卫中学分校高三学生焦欣乐暗自为自己加油打气,她说,12年的寒窗苦读即将画上句号,要在青春的战场上放手一搏,愿所有披星戴月的努力能够照亮前进的方向。中卫一中教师牛雯说,10年寒窗,无数个奋笔疾书的日夜,无数次跌倒又爬起的坚持,终将在高考后化作通往远方的通行证。“3年的风雨兼程,1000多个日日夜夜,我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同学的鼓励中,奋斗不止,逐梦未来。”中卫一中高三学生马风花寄语母校勇创辉煌,愿所有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愿所有同窗心怀梦想,奔赴远方。
从晨光熹微到星斗满天,中卫市的高三学子们用汗水浇灌希望,以智慧应对变革。在“3+1+2”的新高考模式下,他们既是多元评价体系的参与者,更是个性化成长的探索者。正如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宁永辉所说:“这些年轻人在选择中学会担当,在挑战中突破自我,他们正在书写的,不仅是一张高考答卷,更是属于新时代青年的成长答卷。”
高考临近,教室里,灯光依然明亮;操场上,脚步声依然坚定。愿这些逐梦的少年,都能在这个夏天,以笔为刃,披荆斩棘,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最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