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卫新闻 > 正文
“细致”老兵的“糊涂账” 30年烧烤摊背后的军人本色
2025-05-29 09:24:00      【打印本页】    字体:[][ ][ ]

5月25日,星期日。

夜幕还未降临,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张记烧烤”店的霓虹灯早已亮起。56岁的张邦相坐在店门口的烧烤炉前,双手翻动着数十串羊肉,由于常年被炭火熏烤,他的双眼满是血丝。这位山东汉子已在这座西北小城生活了整整32年,从4个板凳、一个烧烤炉起步,到如今成为很多人儿时的记忆,这背后有太多让人想要探究的故事。

炊事兵的“烧烤兵法”

“第一天摆摊,我买了10元钱的羊肉,当天晚上就收入17元。”张邦相回忆着1992年开始摆摊的第一个夜晚,但手上的动作丝毫不停。炭火上的肉串滋滋作响,油滴落在果木炭上,升腾起一阵带着果香的烟雾。这位1989年从山东菏泽参军的老兵,退伍复员后,带着家里给的100元钱,在中卫开启了他人生的“第二战场”。

清晨8时许,前一夜的疲惫还未完全消散,张邦相已经出现在菜市场。“这块肉纹理不对,换一块。”他仔细挑选着当天要用的食材。32年来,这个习惯雷打不动。“在部队当炊事兵时,班长说过,‘伙食好不好,关键在采购’。”张邦相说,这句话成了他干餐饮工作的“第一兵法”。

2008年,小店搬到2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时,妻子刘素玲就是他的助手。如今店面扩大到500多平方米,员工有10多人,但采购环节他依然亲力亲为。“去年查出胳膊肌肉劳损,医生让多休息,但不去市场老张心里不踏实。还老和我说‘不能对不起顾客,我们的一切都是顾客给的。’”刘素玲边说边招呼员工整理菜品。

“我们几个跟着这么实在的老板干活,心里踏实。”马祥孝是干了8年的老员工了。他说,这些年,张邦相从没有拖欠过员工工资,对他们也像兄弟姐妹一样。

“糊涂账”里的生意经

“老板,我就一个人,能点半份烤鱼吗?”恰逢周末,店里的顾客越来越多,一位顾客不好意思地问张邦相。

“当然可以!”张邦相爽快地应道。在“张记烧烤”店,这样的“糊涂账”比比皆是:一串肉给烤,半份菜也给做;烤好的菜觉得点多了可以退;不满意口味可以不付钱,打包菜品餐盒不收费。刘素玲算过账,仅“退菜不计较”这一项,每年就要少收入一两万元。

“你品质不好坑我一个人,而到了我这里我不把关,就要坑许多客人。”这是张邦相对供应商常说的一句话。采访时记者看到,刚送来的白水饼被张邦相退了回去。“有便宜的供应商我没有选,专门选的这家,结果今天送来的饼子有点硬,他们还说虽然是昨天的,但没有坏。这家以后我不会再订了,贵点没关系,但不能以次充好。”张邦相说这话时严肃且认真。

几十年如一日,为了保证品质,张邦相购买的食材仅供当天使用。不仅如此,为了让烧烤口感更佳,他每年花费10多万元购买价格更高的木炭;为了保证肉质鲜嫩,他经常联系肉店,订购30斤左右的上等小羯羊。

炭火映照的“军民情”

“老张,今天还有小包间没?”

晚上8时许,马永健带着几位朋友推门而入。这些年来,这位老顾客已经光顾了“张记烧烤”店300多次。“1995年是我第一次来,一来二去就成了老顾客。”58岁的马永健说,像他这样的“铁粉”不在少数,有顾客甚至专程从兰州等地驱车几百公里而来。

退伍军人郑财也是店里的常客,他说:“老张的烧烤有股‘部队味儿’——实在!”这话引得邻桌几位顾客会心一笑。

3号桌喜欢多放孜然、8号桌不吃辣……当天有一个40人的旅游团,再加上是周末,一张张菜单紧锣密鼓地传递过来,店员忙得团团转,但忙中不乱的是张邦相对顾客口味的“把控”。

“我们是从网上看到好评找过来的,确实不错,这鸡翅烤得外焦里嫩,量也足!”来自杭州的游客张通竖起了大拇指。

“没有顾客,就没有今天的我。他们就像当年的战友,一个都不能辜负。”张邦相说:“我从一个炊事兵到如今的餐饮人,一路没有师傅,全靠自己摸索,所以我非常注重顾客的意见,有意见我就马上改。不仅如此,还要给提意见的顾客送‘感谢礼’。”

……

再抬头已是凌晨一点多,属于周末的狂欢也终于落幕。最后一桌客人离开时,张邦相帮顾客打包好剩余的烤羊排,并贴心地送了专门定制的牙签。“打包带上牙签就是顾客提的意见,他上周提,我这周就改进!”张邦相说着,脸上流露出些许自豪。

而要说起让张邦相自豪的事,那就不得不提带动退役老兵再就业这件事了。

“慢慢干出了点名堂,就有退役军人来找我学习,不仅有本地的,更让我惊讶的是前几年有山东老家的战友不远千里来找我取经。”张邦相说,不过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退伍军人能有创业的信心,也多亏了政府部门的支持。

记者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了解到,自2023年以来,我市为1145名退役军人(军人家属)办理创业担保贷款3380万元,为1834名(户)退役军人和军创企业办理崇军贷3亿余元,为18名退役军人发放创业补贴18万元,为退役军人个体工商户及吸纳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企业减免税金70余万元……这些退伍后创业的军人都像张邦相一样,在平凡烟火中坚守着军人本色,书写着自己“第二战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