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能源转型的关键进程中,风能与太阳能正逐渐成为能源舞台上的主角。作为国家千万千瓦级“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中首个备案、开工与投产的项目,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正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在广袤大漠中挖掘“绿色财富”,奋力探寻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同发展的独特路径。
2月25日,记者走进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二期项目的施工现场,一幅热火朝天的作业场景映入眼帘。工人们有的安装太阳能发电板,有的铺设直流电缆,有的扎着麦草方格。
“宁湘直流”配套新能源基地中卫300万千瓦光伏复合项目(二期200万千瓦)副经理蔺锴介绍:“大年初八,二期项目就已复工。目前,现场施工人员达1400多人,施工高峰期预计突破2000人。我们计划在3月底完成装机与调配工作,清明节前后启动生态修复工程,4月底前完成,预计9月底甘塘750变电站建成后,便可正式并网发电。”
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项目以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为核心,配套建设火电调峰机组,新能源总装机规模达1300万千瓦,规划总投资超850亿元。一期项目中,约20万千瓦的光伏板采用跟踪式设计,并网发电后,每年可输送18亿千瓦时清洁电能,足够150万个家庭使用1年。
蔺锴已在腾格里沙漠坚守了4个年头。回想起2022年9月一期项目开工,再看看如今眼前的景象,他仍觉得恍若梦幻。站在沙丘之巅眺望,一期项目近3万亩的区域内,220余万块光伏板顺着沙丘连绵铺展,曾经金黄的沙漠变成了一片湛蓝的“海洋”,令人震撼。
“项目设计伊始,我们就打算运用林光互补、农光互补技术,探索光、林、草融合的生态产业模式。”蔺锴说,设计采用高桩,提升空间。将光伏组件中心点提升至距地面3米,为后期地表治沙、植被种植和环境改善留足空间。
如今,驱车穿过一期工程的核心——中卫第一光伏电站,只见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粗壮的水泥桩支撑着巨大的光伏板,之下植被一丛连着一丛,绿意盎然。
蔺锴说,2024年,生长季末植被覆盖度超过20%,各类生物种类数量增加了10余种,植被覆盖度与多样性显著提升。放眼这片占地近3万亩的光伏区域,植被覆盖率已从最初的不足5%攀升至如今的25%,部分区域甚至超过40%。
市发展和改革委能源科科长万立玲介绍:“截至目前,腾格里沙漠共规划建设6吉瓦光伏复合项目,已有2吉瓦成功并网,4000公顷沙漠得到有效治理,成功走出了一条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相辅相成的发展新道路。”
在这片沙海之中,中卫向沙漠要绿色、要效益,让这片热土焕发出蓬勃生机,不断探寻着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同发展的“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