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围绕新能源产业布局,推动人才政策、服务、资源向新能源领域倾斜,加快构建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人才生态圈”,实现新能源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的交互式赋能、螺旋式上升。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新能源项目122个、装机容量1152万千瓦(其中,风电387万千瓦、光伏765万千瓦),建成储能电站5个、储能规模达85万千瓦。
为提升产业引才质效,我市印发《中卫市“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人才”行动计划》,加大人才扶持力度,着力引进培育更多新能源产业“生力军”。更新中卫市新能源产业人才库及所需专业名录,全面梳理摸排新能源企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掌握区内外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搭建院校招聘平台,着力解决人才“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的错配现象。同时出台《中卫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目录(试行)》《中卫市高层次人才服务指南(试行)》,明确9类24项服务优待事项,完善人才服务功能,延伸服务触角,进一步优化新能源产业引才环境。鼓励企业广泛开展面向生产全过程的小发明、小创造等群众性创新活动,举办推广项目改造升级“比武大赛”,为创新发明者提供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全市现有新能源领域人才820余名。
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我市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双轮驱动”,全力推进“宁湘直流”输电工程、国家“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等重点项目落地中卫,促进产业与人才深度融合,实现“项目落地带动人才技术引进,人才技术引进推动项目落地”的互促互动。柔性引进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康重庆为中卫市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特聘专家”。倾力加强人才培训教育力度,制定近、中、远期培训、扶持计划,邀请自治区、市行业专家开展技能素养培训,鼓励企业通过在线学习、学术论坛、专题讲座等形式多渠道、多方式培养人才,人才梯队建设进一步优化。
此外,我市还加强同宁夏大学材料与新能源学院交流合作,建立校地、校企交流渠道,在产学研合作、新能源产业实训基地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高水平人才共育等方面互联互通,为新能源产业人才学习实践搭建优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