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县区新闻 > 正文
南塘村现代化养兔促增收
2025-11-04 15:13:00      【打印本页】    字体:[][ ][ ]

  10月29日,记者走进太阳梁乡南塘村兔子养殖基地看到,三座现代化棚舍整齐排列。棚舍内,欧式兔笼分区有序,一只只毛色光亮、体态匀称的兔子活蹦乱跳。自动控温设备平稳运转,技术人员正有条不紊地添加饲料,并不时俯身观察兔群生长状况。

近日,在太阳梁乡南塘村兔子养殖基地,工作人员给兔子添加饲料。

  “我们村经济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当时为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兔子生长快、产量高、前景好,就决定走养殖兔子这条路。”南塘村村干部马鲁夜介绍。当年,村里首次引进400只兔子试养,并很快见到收益。

  但随着规模逐步扩大,棚舍简陋、技术粗放等问题逐渐凸显,制约产业提质增效。如何突破发展困境,成为村“两委”班子必须破解的课题。

  今年,南塘村将重点放在“科学养殖”上,对三座棚舍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我们安装了自动控温、自动清粪系统,引进了欧式兔笼。兔子生长环境改善后,成活率大幅提升。”马鲁夜说,仅今年上半年,村里就出栏兔子6500只,实现增收21万元。

  在品种与技术方面,村里引进了法国伊普吕系列兔种,该品种采食量低、繁殖力强、抗病性好,种兔带崽能力突出,出栏周期缩短至65天至70天,出栏体重可达4.5斤至5斤。技术员张四鹏介绍:“兔子不同生长阶段对饲料成分要求不同。我们以玉米、麸皮、豆粕和专用预混料为主,严格控制粗纤维和蛋白质比例,保障兔子健康成长。”

  在销售环节,村里创新构建“分区布局、差异营销”模式:毛兔主要销往四川等地,兔肉主要供应银川、中卫等周边市场。多元渠道有效提升了整体效益。

  “预计今年全村兔子出栏量将达1.5万只,年增收超过30万元。”马鲁夜信心十足地说,南塘村将持续推进兔子产业标准化,并积极带动周边群众参与养殖,让兔子养殖成为助力村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