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县直部门到乡镇,起初心里确实忐忑。但现在看来,这绝非简单的‘岗位平移’,而是一次‘赛道转换’,让我在乡村振兴一线找到了发力点,跑出了属于自己的‘加速度’。”近日,中宁县喊叫水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孙楠在谈及轮岗经历时感慨道。
近年来,中宁县着力健全完善常态化干部交流轮岗机制,明确科级领导干部、重点岗位和一般性岗位干部的交流原则、范围与程序,打破行业壁垒,在乡镇之间、部门之间、乡镇与部门之间有序开展轮岗交流,有效破解了干部岗位固化、流动不畅、后劲不足等问题,推动干部在多岗位历练中成长,培养了一批能够应对复杂局面的“多面手”。
“只有让干部流动起来,队伍活力才能持续迸发。”中宁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姜乐介绍,当地坚持将轮岗交流与优秀干部储备培养深度融合,聚焦重点部门和吃劲岗位,通过“配置型”“培养型”“激励型”三类交流模式,累计选派29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审计巡察、信访维稳等重大任务中淬炼,并选派9名干部跨市县挂职锻炼,推动干部不断突破“舒适区”,锻造担当重任的“宽肩膀”。
针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重点领域,以及干部长期任职可能带来的廉政风险,中宁县进一步细化举措:摸排确定151个重点岗位清单,为相关人员建立“一人一档”信息台账,实施实时预警提醒;督促各部门(单位)对同一岗位任职满5年的一般性岗位人员、满3年的重点岗位人员,按照“专业相似、岗位相适”原则分批轮岗;特别是对同一岗位任职满3年的重点岗位人员,开展“一人一案”精准研判,确保轮岗科学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推动81名干部完成轮岗,既缓解了长期任职可能带来的职业倦怠,也为防范廉政风险筑起了“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