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发布通知,沙坡头区荣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称号。自2019年被国家减灾委确定为全国首批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试点单位以来,沙坡头区不断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推进人防、物防、技防、智防深度融合、同步发展,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更加科学高效,安全发展防线不断加强,沙坡头区从曾经饱受自然灾害侵袭的重灾区,成为了黄河流域一颗璀璨的“安全明珠”。
织密应急管理网
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沙坡头区抽调精干力量设立创建专班,制订印发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重点任务和责任清单,建立会商研判、处级领导包抓交办、工作信息互通等15项工作机制,各乡镇、部门协同配合,织密应急管理网。
沙坡头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下设13个行业领域专业委员会和7个专项指挥部,11个乡镇均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沙坡头区坚持以总体应急预案为统领、40个专项预案为支撑、10个保障方案为补充,建设应急预案体系,并紧紧围绕校园安全、高空坠落、防汛抗旱、火灾、地震、大面积停电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持续推进应急预案走向实战化。”沙坡头区应急管理局局长杨海东说。
截至目前,沙坡头区已建成108个微型消防站,组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防汛抗旱救援队伍、电力抢险救援队等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共21支,大安全大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
筑牢安全防护墙
沙坡头区坚持把防灾减灾和民生保障摆在突出位置,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夯实防灾减灾基础,通过防灾减灾救灾类项目全面提升灾害防治的“硬实力”。
投资44.9亿元实施黄河中卫段综合治理、峡门水库大坝除险加固、抗旱减灾调蓄看透山水库工程等水利工程42个,抵御水旱灾害能力大幅提升;
投资14.3亿元实施县乡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农村水毁公路修复等项目29个,群众安全出行得到保障;
投资5.8亿元实施国土绿化、防风固沙、矿山修复等生态建设项目22个,腾格里沙漠南侵和沙尘暴灾害有效遏制;
整治农村自建房540余栋,拆除农村危房2.3万户,改造抗震宜居房2200余户,搬迁地质灾害点周边群众36户,建成城区、农村应急避难场所223处,群众住房安全得到保障。
……
五年来,沙坡头区共投入资金72亿元,实施防灾减灾救灾类项目114个。同时,全面优化物资储备结构,筹建区级应急物资库1处,储备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火等应急物资6大类140种4.7万件,为乡镇、村(社区)采购配置生活救灾、救护救援等物资器材49种3.77万件,筑牢安全防护墙。
点亮全民安全心
“家里的燃气、用电安全,工作人员都会定期上门检查,防灾减灾知识宣讲活动也经常举办,我们学到的安全知识可多了。”滨河镇新墩花园社区居民王立华笑着说,现在社区居民都准备了个性化家庭应急物品包。
沙坡头区持续加强城市社区防灾减灾网格化管理,制订印发《沙坡头区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24项制度规定,明确了社区网格“两员三长”灾害信息报送、安全督导检查、宣传教育引导等工作职责,成功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5个。
同时,加强全民安全科普,结合“5·12”“10·13”防灾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开展线下宣传教育,面向辖区企业、居民等开展防火、电梯安全等应急演练活动,有效提升了群众防灾、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并探索创新“科普+减灾”“校园+减灾”“培训+减灾”等教育宣传新路径,建成集自然灾害、各类消防设备实操、VR模拟体验等实景演示与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防灾减灾科普教育体验基地1处,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累计参观体验15万余人次,全民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能力水平显著提升。
从坚实细密的“应急管理网”到固本强基的“安全防护墙”,再到闪闪发光的“全民安全心”,沙坡头区以系统性思维和持续性投入,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安全屏障,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提供了有力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