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县区新闻 > 正文
迎水桥镇整治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颜值”
2025-10-15 10:31:00      【打印本页】    字体:[][ ][ ]

  “以前巷道里杂物乱堆,现在天天能看到保洁员清扫,路面干净l了,我们住着心里都亮堂了!”家住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夹道村村民范玉芳指着门前整洁的水泥路感慨道。这可喜变化,源自迎水桥镇近年来紧扣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突破口,通过“集中攻坚+长效管护+群众参与”三维发力,推动农村环境从“一时清”向“长久净”、从“阶段性整洁”向“常态化靓丽”的深度跨越。

  为彻底破解农村环境“易脏易乱”难题,迎水桥镇锚定“全域清洁、不留死角”的目标,组建专项整治队伍,将环境治理触角延伸至村庄“神经末梢”。一方面,统筹保洁力量开展“日常清扫+集中攻坚”,每日清晨对村庄巷道、文化广场等公共区域进行深度清扫,定期清理国省主干道沿线等重点区域。另一方面,建立“问题清单+整改销号”机制,组织村干部、网格员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发现的乱堆乱放、乱涂乱画、卫生死角等问题,现场登记、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时限,确保“发现即处理、整改不反弹”。截至目前,累计投入人力10000余人次,清理河道沟渠200余公里,清理生活垃圾6200余吨、建筑垃圾600吨。昔日“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景象已不复存在,乡村“颜值”实现质的提升。

  为实现整治成果长效化,迎水桥镇以市场化合作为抓手,构建“责任明确、考核严格、保障有力”的环卫管护体系。将辖区划分为58个保洁责任片区,配备专职保洁员58名,推行“叮叮当”转运车“隔日上门收运”制度,实现“村民家门口分类、转运车上门收集”的闭环管理。同时,建立月度量化考核机制,从清洁达标率、垃圾清运及时率、公共厕所卫生状况等方面,对保洁员工作进行考评,通过“以考促干、以评促优”持续巩固整治成果。

  环境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迎水桥镇始终将“群众主体”理念贯穿整治全过程,通过“宣传引导+行动带动”,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线上,利用村级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定期推送环保知识。线下,组织发放垃圾分类、环境卫生保护等宣传资料8000余份,张贴海报400余张,营造“人人讲卫生、户户爱整洁”的浓厚氛围。此外,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党员带头清死角、干部上门帮整理”活动,带头清理房前屋后杂物,协助困难群众清扫庭院,并通过“拉家常”式劝导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截至目前,累计服务村民1960户,带动村民主动参与环境整治,形成“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