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小区下水管道堵塞,污水回流严重,建议转交水务部门、物业公司联合解决!”8月28日,在中宁县红苑社区民情分析会上,驻社区第一书记锁占龙手持群众诉求清单,提出具体解决方案,话语里满是对居民生活的关切。
锁占龙是中宁县科协干部,虽已退居工作“二线”,却响应组织号召转战服务“一线”,扛起了红苑社区第一书记的重任。
“既然组织信任,把我派驻到社区,我就要尽我所能干好这份工作。”锁占龙说。到岗后,他扎根社区,走进居民家中,摸清群众急难愁盼,用“民情台账”记录诉求,以实际行动践行“退岗不退责”的承诺。
在中宁县,像锁占龙这样“退二线”再上“一线”的干部并非个例。近年来,中宁县积极探索“退二线”干部从“二线”回归“一线”的有效路径,选派他们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实现“退二线”干部从“无事可做”的资源闲置向“发光发热”的正向转变。
“部分干部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懈怠思想,激活他们,首先要转变观念。”中宁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潘魁说。为此,中宁县建立退出领导岗位干部谈心谈话机制,全面掌握干部专长、健康状况,实行动态管理,引导干部摆正心态。并结合地区发展需求与干部个人特点“量身定岗”,统筹价值实现、政治激励与待遇保障,充分释放干部潜能。
同时,中宁县构建“1+N”管理体系,将退出一线岗位干部管理情况纳入各单位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通过不定期专项检查、明察暗访等方式,督导工作、考勤、请销假等制度落实,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并作为“改作风、谋发展、争先进”专项行动考核的重要依据,倒逼干部“在岗善为”。
为确保退居二线的职级干部“干得好、考得好、管得好”,中宁县将“退二线”干部同步纳入平时考核,实施年度分类考核,表现突出者在评优评先、晋升职级上予以倾斜。去年以来,已有17名在优化营商环境、社区治理等工作中表现出色的职级干部获得晋升。通过“优秀者通报表扬、不力者约谈调整”的鲜明导向,倒逼22名下沉社区的“退二线”干部从“打卡摆拍”的形式主义转向“长效服务”的务实作风。
如今,中宁县107名退出领导岗位的职级干部主动投身基层一线,从“闲下来”变为“忙起来”,从“赋闲”转为“赋能”,在服务群众、助推发展的“新战场”上续写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