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荡漾的苋麻河畔,成群的野鸟嬉戏觅食,时而掠过水面,激起层层涟漪;人工湿地内,花草树木郁郁葱葱,游人在林荫道上悠然漫步,享受着惬意的休闲时光……近年来,海兴开发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持续推进植绿增绿工作,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一幅“水清岸绿、城景相融”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以前风沙大得睁不开眼,现在到处都是风景!”谈及海兴开发区生态环境的巨大转变,在苋麻河畔工作了八年的安全管理员陈海琴感慨地说。作为海兴开发区的老居民,她是这里生态环境蝶变的亲历者与见证者。“过去,大家对这里的印象就是尘土飞扬、环境恶劣,动植物十分稀少,而如今,各种花草树木随处可见,将近20种鸟类在这里栖息,就连外地客商也越来越多了。” 陈海琴感慨地说。
一城之美,始于颜值,精于管理,终于为民。城市华丽的蜕变,映射出海兴开发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取得的可喜成绩。海兴开发区管委会把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作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品位的重要抓手,落实全周期、精细化建设管理理念,组建专业绿化养护队伍,实施系统化植树工程,种植刺槐、国槐、云杉等乔木20种,连翘、丁香等花灌木17种,逐步构建起多层次的植物群落。
在保证树木成活率方面,海兴开发区管委会推行划片管护,明确管护责任主体,细化管护措施,积极推进“全民动员·绿化海兴”行动,扎实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和林长制,形成了“管委会+林长+单位+企业+环卫”五位一体共建、共治、共管发展模式,常态化做好树木修剪、除草、浇灌、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工作,城市园林绿化品质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在保障湿地生态用水方面,海兴开发区管委会积极推行“污水处理+生态回用”模式。海兴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每年向人工湿地输送再生水超135万立方米。这些经过净化处理的水体,不仅满足了湿地的补水需求,还借助水生植物吸附、微生物降解等自然净化功能,进一步提升了水质,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目前,海兴开发区树木保有量突破140万株,绿化面积占比达50%,曾经的荒滩如今已披上‘绿装’。”海兴开发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局工作人员撒小东向记者介绍道,海兴开发区每年在绿化环卫方面投入大量资金,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各项生态建设工作,将生态优势逐步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的绿色新城,为提升城市宜居性、优化营商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