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办理中宁枸杞地理标志准用证,得自己揣着厚厚一沓材料跑七八个部门,折腾半个月都未必能办下来!”中宁县龙共枸杞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法人龚学明感慨道,“现在从提交申请到领证,窗口人员全程帮办代办,手把手指导填表,还联动枸杞产业协会提前预审资质,当天就拿到。”这场从“跑断腿”到“只跑一次路”的转变,得益于中宁县“枸杞地理标志使用集成办理”改革,通过流程再造、数字赋能,中宁县实现了办事效率的革命性提升。
近日,中宁企业代表在县政务中心办理枸杞相关业务。
去年以来,中宁县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强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在落实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任务的同时,瞄准地方枸杞特色产业,在全国率先开展“高效办理枸杞地理标志一件事”改革,开启了中国(宁夏·中宁)枸杞地理标志使用集成办理先例,实现了全程“一网通办”、精准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了枸杞产业向高质量发展,高效办成地方特色一件事经验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和新华社列入改革经验案例向全国推广。
通过优化整合再造审批流程,中宁县以“一个窗口办成一揽子事”为目标,打破专人专窗办专事的服务模式,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审批事项,以“一件事”进行归集办理,优化整合流程再造,将“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宁枸杞”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印章刻制、税务登记等事项办理流程整合优化形成“一张表单”,统一办事指南、统一办理流程、统一服务标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一站式”地理标志办理服务,实现“一次申请、一次办理、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办理”,切实缩短办理时间,落实便民惠企政策,促进“中宁枸杞”品牌建设工作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围绕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打造‘企业服务中心’,设置‘惠企政策兑现专窗’。依托政务服务‘帮帮您’品牌效力,建立窗口全程帮办代办、枸杞产业协会提前预审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现场核验、资格审查、咨询辅导,政策解答、上门帮办代办等套餐服务,形成‘提交申请、上门受理、全程帮办、跟踪督办、联合审批、统一送达、事后评价’服务闭环,解决企业办事‘多头跑’‘折返跑’痛点、堵点,着力推动政务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已为企业帮办代办100余件。”中宁县审批服务与管理局局长史天福说。
此外,自中宁枸杞地理标志使用办理“一件事”推出以来,中宁县将枸杞产业的前端、中端、后端紧密相连,实现了16个办事环节压缩至4个,28项办事材料精简至16项,办理周期从6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同时,通过建立窗口全程帮办代办、枸杞产业协会提前预审的服务机制,将涉及多个部门的业务整合到政务服务中心“枸杞地理标志一件事”窗口,实现了“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为企业提供现场核验、咨询辅导、上门帮代办等一站式服务。
“推进中宁枸杞地理标志使用办理‘一件事’是加强‘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和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有效提升了‘中宁枸杞’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规范了经营管理使用行为,激发了枸杞企业的信心和活力。截至目前,‘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企业达90余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突破200亿元。”史天福表示,中宁县将继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模式在其他特色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建立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共同推动特色产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