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县区新闻 > 正文
海原人才“帮帮团”: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03-07 19:14:00      【打印本页】    字体:[][ ][ ]

  “红梅杏树修剪有讲究,内枝外扩增光照,外围枝条要剪掉,二级杆内促果苔,产量才能节节高。”2月20日,在海原县史店乡田拐村万亩红梅杏基地,68岁的退休老科技工作者蒋儒龄正给围在身边的村民传授果树修剪技术。

  在西安镇白吉村村部,村党支部书记李有文化身“主播”,对着镜头卖力吆喝:“家人们,咱这苦荞茶,常喝能软化血管;还有甘草杏汁,富含叶酸和维生素A……”

  2024年起,海原县深挖人才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里的“智囊”“服务”潜力,建立人才“帮帮团”机制。各乡镇、部门通过摸排,将50多名专业过硬、带动力强的“土专家”“田秀才”纳入信息库。从中优选力量,重点帮扶西安镇白吉村、曹洼乡脱烈村等6个村,助力村级集体经济产品站稳脚跟、打响名号、开拓市场。村党组织顺势探索“党支部+强村共富公司+‘帮帮团’+农户”新模式,村党组织以土地、资金、劳动力入股,持股超51%,其余股份由专业合作社、农户、企业认领,“帮帮团”则提供技术、人力、营销渠道等支持。

  在“帮帮团”助力下,白吉村引入电商人才团队,试水“支部+共富公司”模式,注册“花香白吉”农产品商标,制定生产标准,对接市场需求,打造“荞麦产业+农村电商”的“一村一品”产业体系。村里投资建成绿色农产品加工厂,配套荞麦加工、食用油生产、小杂粮包装车间,带动秋杂粮种植1.5万亩,年产荞麦产品400吨、小杂粮包装产品300吨,产值达5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40万元。

  海城镇武塬村也不甘落后,去年初在上级支持下投入300多万元,引入国内首创酸菜自然发酵系统,建成浆水酸菜加工生产线,交由宁夏益身浆水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运营。该公司与种植户紧密合作,打造稳定菜源基地,提升蔬菜产量与质量,还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校企合作,加大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自去年6月投产以来,已生产浆水160余吨,解决30余人就业。

  截至目前,西安镇白吉村等6个村已推出甘草杏汁、苦荞茶等20余款特色产品,开办3家村办超市,参加海南全国特产展等展会8次,签订订单10余笔,金额超300万元。借助“帮帮团”资源,宁夏大学双创学院、宁夏农林科学院等高校院所也加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阵营,6个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将有很大增长。

  当下,海原县特色产业蓬勃兴起,村集体经济愈发雄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