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县区新闻 > 正文
华西社区:“4321”新模式让“三无小区”换新颜
2024-07-01 15:18:00      【打印本页】    字体:[][ ][ ]

“大家分片行动,尤其是烟头和纸屑,一定要打扫干净。”6月24日,午休过后,沙坡头区文昌镇华西社区鼓楼东街开发楼小区“陈大姐”志愿服务队队长陈丽芳便带着队员手拿扫帚,合力对小区院子里的垃圾进行清扫。

始建于1993年的鼓楼东街开发楼小区,住户多为老年人和临时租住的租客,由于靠近全民创业城商业区,且无物业公司管理,小区的环境卫生和治安曾一度是困扰社区及居民的“老大难”问题。今年以来,华西社区创新探索“党建+红色业委会”老旧小区治理新路子,以鼓楼东街开发楼小区为试点,实行“4321”自治模式,“三无小区”成了基层治理的“样板小区”。

小区治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基础设施维护维修、环境卫生维护……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记者了解到,去年10月27日,小区众筹资金购置了车牌识别一体机,将小区空闲用地划分为停车位,面向社会开放。去年11月至今年4月,车牌识别一体机共为小区创造了28722元的收益。“4321”自治模式对小区公共收益进行了合理分配,没有楼层标识牌、楼道灯损坏等许多困扰居民已久的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安装楼道灯、维修水管工程费、组织开展运动会、购置卫生工具……在小区公示的《财务收支情况》表上,记者看到,车牌识别一体机获得的收益,被用在了小区治理的方方面面,每一笔收益、每一笔支出都受全体居民监督。

华西社区党总支书记马虹向记者介绍:“‘4321’自治模式中的‘4’,是将小区公共收益的40%设立为小区基础设施维护资金,用于‘外美观’,对小区路面、路灯、车牌识别一体机、上下水管道、监控等设施检修。‘3’是将小区公共收益的30%设立为小区大修资金,用于‘居住安’,当小区大件设施受损或突发紧急情况时,迅速调动资金予以解决。‘2’是将小区公共收益的20%设立为小区精神文化建设资金,用于‘内装潢’,组织开展先进模范评选、困难人群慰问、文艺演出、理论宣讲等活动,不断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1’是将小区公共收益的10%用于‘积分兑换超市’,实施‘弘志愿’,引导居民参与基层治理。”

截至目前,小区通过座谈会、走访入户、微信群等方式,收集梳理出维修损坏楼道灯、维护停车道闸系统、文化输入等20个“微心愿”;协调解决楼道灯不亮、停车收费杆不灵敏、水管爆裂等14个问题;开展篝火晚会、趣味运动会、戏曲文化下乡、困难人群慰问等活动15次,“陈大姐”志愿服务队开展清洁家园、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40余次,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日渐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