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事 > 中宁县 > 正文
乡村振兴|中宁151名科技特派员为乡村振兴添智增力
2023-03-30 17:00:00      【打印本页】    字体:[][ ][ ]

   他们是农民眼中的“田专家”“土秀才”,教学课堂就在田间地头。

  他们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科特派”,是乡亲心里的“致富能手”。

  他们一头连接着科技创新,一头连接着生产实践,持续不断将科技、信息、管理、资金等现代生产要素导入农业农村,将致富的希望、幸福的种子植入群众的日子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科技特派员”。

  眼下,正值春季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在杞乡大地活跃着一批批科技特派员,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去年,县科技局组织我们出去参观学习观摩,在吴忠市同心县王团镇,他们利用温棚种植‘阳光玫瑰’葡萄,在规模和技术上都很成熟,我通过了解得知是宁夏大学种植成果转化项目后,更加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中宁县科技特派员、新堡镇新堡村村委会副主任王绪军说,他回来后便与村“两委”商议研究尝试种植。

  谈起村集体经济发展,王绪军说,面对新堡村因城改拆迁,90%土地被征用后,发展第一产业已受限,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的困境,他们创新谋划,做群众思想工作,流转108亩土地发展农业。

  “我们村设施农业蔬菜大棚是村集体经营的一座集蔬菜水果种植、种苗培育、花卉种植、观赏游玩为一体的多元化农业设施基地,去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王绪军说。

  今年,经过中宁县科技局和宁夏大学对接沟通,新堡村与宁夏大学签订了协议,通过“党支部+合作社+院企+农户”的四联四创(创新、创产业、创品牌、创星级)创建模式,发展设施农业蔬菜大棚。

  “宁夏大学把葡萄树苗送过来,手把手教我们归圃,待树苗成活之后,便可以栽植。”王绪军说,通过与企业谈项目、签合同,一起发展、合作,带领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劳作、掌握技术,让群众一起增收致富,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

  记者了解到,为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突出县域特色优势,推动枸杞、草畜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中宁县科技局引导支持法人科技特派员加强与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进行深入交流合作,共同开展科技攻关,实施一批带动产业发展的科技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颈,通过挖掘实施创新项目,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带动能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一批批科技特派员扎根农村,不仅改变着农业生产水平,也改变着农民的精神面貌。2022年,在中宁县科技局的指导下,魏燕成为1名自然人科技特派员。她在做好自身业务工作的同时,为周边群众提供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带动周边群众节本增效、增收致富。

  魏燕,是中宁县吉广益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因对种植的钟爱,2015年,在舟塔乡康滩村流转土地1000多亩,建设中型拱棚设施蔬菜大棚,重点开展春提前、秋延后黄瓜、辣椒、西红柿等果菜新品种种植示范,露地错茬种植时令蔬菜230亩,带动周边群众种植露地西红柿320亩、茄子180亩、辣椒120亩、甘蓝及娃娃菜等260亩。

  “从科技特派员到科技特派团,我们已经由过去的‘单兵作战’升级为‘团队作战’。自从加入科技特派员队伍后,我在给周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的同时,也将向其他科技特派员学习到的更多知识引用到我们基地种植中。” 魏燕说,基地每年从3月初开始种植一直忙到11月下旬,可带动务工人员3700余人次,发放劳务工资50多万元。

  除了下派科技团队,中宁县还以地方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促进农户增收致富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科技特派员自主创业,通过创办实体,领办经济合作社等多种形式,与农民、企业、基地形成利益共同体,鼓励本地技术人才和致富带头人发展领办或创办经济实体,通过以点带面,以面促点,构建“科技特派员+企业+项目+农户”创新创业新模式。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科技特派员151名,其中法人科技特派员72名,创办各类企业40家,组建经济合作社组织32家。”中宁县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吴菊萍说,他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紧盯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决策部署,组织引导全县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一线开展各类科技服务,逐步探索建立科技组团式服务模式,有利促进中宁县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实现科技特派员工作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

 

 

  

【作者】:全媒体记者 梁旭强 谭勋泽 文/图

【编辑】:宋艳萍

【责任编辑】: 孙艳蓉

【监制】:

【稿件来源】: